序
好久都没有静下心来写写东西了,一方面诚然有赶论文、工作的原因,另一方面,更多的还是自己最近的心比较浮躁吧。(老实说,最近的状态并不是太好….)
今天写这篇随笔是因为中午吃午饭刷豆瓣的时候,在博士互助小组的一篇帖子,是关于一位硕转博的同学觉得心里接受不了年龄差的问题,让我的思绪突然回到了一年前…..
诗
纽约时间比加州时间早三个小时,
New York is 3 hours ahead of California,
但加州时间并没有变慢。
but it does not make California slow.有人22岁就毕业了,
Someone graduated at the age of 22,
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But waited 5 years before securing a good job!
有人25岁就当上CEO,
Someone became a CEO at 25,却在50岁去世。
and died at 50.
也有人迟到50岁才当上CEO,
While another became a CEO at 50,
然后活到90岁。and lived to 90 years.
有人依然单身,
Someone is still single,
同时也有人已婚。while someone else got married.
奥巴马55岁就退休,
Obama retires at 55,
川普70岁才开始当总统。
but Trump starts at 70.世上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发展时区。
Absolutely everyone in this world works based on their Time Zone.身边有些人看似走在你前面,
People around you might seem to go ahead of you,
也有人看似走在你后面。
some might seem to be behind you.但其实每个人在自己的时区有自己的步程。
But everyone is running their own RACE, in their own TIME.
不用嫉妒或嘲笑他们。
Don’t envy them or mock them.他们都在自己的时区里,你也是!
They are in their TIME ZONE, and you are in yours!生命就是等待正确的行动时机。
Life is about waiting for the right moment to act.所以,放轻松。
So, RELAX.你没有落后。
You’re not LATE.
你没有领先。
You’re not EARLY.在命运为你安排的属于自己的时区里,一切都准时。
You are very much ON TIME, and in your TIME ZONE Destiny set up for you.——致颓废的自己
想
我去年在犹豫读不读博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我如果选择读的话最早都慢了两年,更别提与那些直博、硕博连读的同学去比较了。特别是对于注重年龄的学术圈来说,这怎么想都是一件很不划算的选择,那个时候我是越想越灰心。后来,有个人跟我说不要因为时间而焦虑,如果能找到自己想做的那就去吧,她相信我。怎么说,你是对于读博这件事情有着很长、很慎重的思考的,相比他们你对于博士学位有着更多的思考,就算走得慢一些,但也能走得好一些。时间是不会浪费的,都能带来成长。
后来读到了上面这首诗,真的很喜欢,我希望每一个在此迷惑的人都能在这首诗里获得一些东西。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而不仅是一次次短跑的简单堆叠。不要去计较一时的快与慢,也不要总是与别人去比较,比,永远是比不完的。我个人觉得重要的是,去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去走好自己脚下的路,去看属于自己的风景,在自己的赛道走的舒服、走的精彩。
碎
我记得去年Dr.GUAN 跟我说
读博士并不是一个一帆风顺的过程,而是不停地往前摸索,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踩到一些坑,我们可能被各种各样的坑所阻碍,但这并不是一件坏事,这反而是你自己的一种修炼过程。无论是科研还是人生,我们需要的就是克服困难的勇气、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我反而觉得一帆风顺的博士并不是一个“好”的博士,对于学术界来说,获得博士学位只是你职业生涯的开始,在以后的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坑会比读博士期间多得多,如果太过于顺风顺水,身上没有那股子韧性,反而会可能一蹶不振。
还有关于导师的选择
自由的Advisors & 指定方向的Advisors
前者会给你更多的自由空间,意味着你更多的是自己去挖掘问题,思考解决办法,如果自己能够在学术上足够自律,可以充分地锻炼、培养自己的学术能力,可以获得极大地成长,是成为一个独立地科研人地必经之路。缺点则是,可能得不到老师足够的指点,可能会踩到很多坑,可能需要更换课题与方向,可能出成果慢等;
后者相应地可选择课题自由少很多,但一个博士生导师给你指明方向必定是有一定理由的,可能是他觉得会做出成果出来,具备一定的前瞻性,在这里你获得的指导可能会更充分一些,踩到的坑会更少一下,出成果可能会更快一些,但相应的你可能并不一定能做到你想、你感兴趣的课题。
去年我父亲跟我说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时间轴,放在人生七八十年来看,一两年没什么问题,而且你不也比同级小一岁嘛,实际上才晚了一年。更重要的是,你这两年工作的经历,在思想上,让你对于读博有了充分的准备和认识;在工作上,你的其他能力也有了质的提高,尽管可能没有继续科研工作,但我相信应该对于你对于攻读博士学位有很大的帮助,晚一点没关系,把这个博士读好就行了。
还有今年在我有点急的时候
读博士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有目标有紧迫感是好事,但是不能急,不要总是想着规划三年毕业,更重要的是把博士读的好。生活上,开心过好每一天,把身体锻炼好;工作上,要把质量搞好,不要急于求成,积累成果也不能只看速度。慢一点有时候不是一件坏事,说不定让基础更扎实,以后的路会更好走。
还有上个月,因为没有选择跳槽心里有点不平衡的时候
在这边并不一定是个坏事,你和老师相处了一年了,有时候默契会更重要,不要觉得没有去就心里不平衡,你就当你自己没拿这个offer,不要这么浮躁,还是要把该干的事情干好,脚踏实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