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篇博客用以加深行测的词汇积累!
高频成语
等量齐观/相提并论
相提并论:指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多用否定句式侧重强调差距大
等量齐观:指对有差别的事物同等看待,置于否定句中表达两者不一样
责无旁贷/义不容辞
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通常不做定语,经常放在句子结尾
e.g 实现祖国的繁荣和富强我们每个人都责无旁贷
义不容辞:指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千头万绪
比喻事情的开端,头绪非常多,也形容事情复杂纷乱
浮光掠影/浅尝辄止/走马观花
浮光掠影:意思是水面上的反光和一闪而过的影子。
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
浅尝辄止:意思是略微尝试一下就停下来。
强调不深入研究,通常用于做学问、搞研究。
走马观花:意思是指骑在奔跑的马上看花。
原形容事情如意,心情愉快。后多指粗略地观察一下,强调观察这个动作。
-
意思是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
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
意思是把锅里开着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使它凉下来不沸腾。
比喻办法不彻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欲汤之沧,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不如绝薪止火而已。”《三国志·魏书·刘廙传》:“扬汤止沸,使不焦烂。”
-
意思是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常形容英勇无畏,而不是壮烈!
宋·曹辅《唐颜文忠公新庙记》:“大义凛然,奋裙首倡。”
一成不变(偏贬义)
指一经形成,不再改变。亦泛指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礼记·王制》:“一成而不可变,故君子尽心焉。”
潜移默化/耳濡目染
潜移默化
对象可以是 人/物
定语、状语
耳濡目染
对象只能是人
谓语、定语
强调看、听
大多数情况下选 潜移默化
缘木求鱼/饮鸠止渴/抱薪救火/杀鸡取卵/竭泽而渔
缘木求鱼(贬义)
字面解读为爬到树上去找鱼。比喻方向或办法不对,不可能达到目的。并不强调使后果更严重。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孟子·梁惠王章句上》
饮鸠止渴
比喻用错误的办法来解决眼前的困难而不顾严重后果。
《后汉书·霍谞传》:“譬犹疗饥于附子,止渴于鸩毒,未入肠胃,已绝咽喉。”
抱薪救火
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
西汉·司马迁《史记·魏世家》:且夫以地事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
杀鸡取卵
为了要得到鸡蛋,不惜把鸡杀了。比喻贪图眼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希腊《伊索寓言·生金蛋的鸡》
竭泽而渔
排尽湖中或池中的水来捕鱼。比喻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打算。
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来年无鱼;焚薮(sǒu)而田,岂不获得?而来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吕氏春秋·义赏》
- 成语辨析:饮鸩止渴和“杀鸡取卵”;都指只顾眼前需要。但“杀鸡取卵”偏重利的取舍,指为了眼前利益,而放弃长远利益;而饮鸩止渴则在于害的轻重,指为了弥补或减少当前的损害,而不计严重后果。
泥沙俱下/鱼龙混杂/鱼目混珠(3 Times)
鱼龙混杂
指在江河的急流中泥土和沙子随着水一起冲下。比喻好坏性质不同的人或者事物混杂在一起。
“人称才大者,如万里黄河,与泥沙俱下。余以为,此粗才,非大才也。”
——《随园诗话》
鱼龙混杂
是形容好人和坏人混在一起,现也可形容事物好的坏的混在一起
“风搅长空浪搅风,鱼龙混杂一川中。”
——唐·张志和《和渔夫词》
鱼目混珠
指拿鱼眼睛冒充珍珠,比喻用假的冒充真的。
“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汉·魏伯阳《参同契》
背道而驰/分道扬镳
背道而驰
比喻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背离正确的道路,通常用在消极的对象身上
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分道扬镳
比喻目标不同,各走各的路或各干各的事。
《魏书·河间公齐传》:“洛阳我之丰沛,自应分路扬镳。自今以后,可分路而行。”
汗牛充栋(5 Times)
指用牛运书,牛要累得出汗;用屋子放书,要放满整个屋子。形容藏书很多。
“其为书,处则充栋宇,出则汗牛马。”
——唐·柳宗元《文通先生陆给事墓表》
高频词语
产生/唤醒/触发
“产生”指由已有的事物中生出新的事物
“唤醒”表示使之觉醒,也是指原来有,现在重新使之苏醒
“触发”指触动引发
呵护/爱护(3 Times)
“爱护”:指爱惜并保护,常用作爱护公物、爱护花草,一般不与“家庭”搭配,
“呵护”:指对某人、某物很在意,用心照顾、保护常搭配朋友、家人、家庭。
家风是具有鲜明特征的家庭文化,良好家风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每个家庭成员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良好家风是人生幸福生活的“第一组密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只有守住和( )好温暖的家庭,才能有人生的成功。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基点 庇护
- B 基准 保护
- C 基础 爱护
- D 基石 呵护
成语积累
过犹不及
指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穷经皓首
指直到年老头白还在钻研经书和古籍,形容勤勉好学,至老不倦;
老调重弹
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
推波助澜(==无贬义==)
比喻从旁鼓动、助长事物(多指坏的事物)的声势和发展,扩大影响。
买椟还珠
指买来装珍珠的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取舍不当,次要的东西比主要的还要好
以讹传讹
指把本来就不正确或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话又不正确地传出去,越传越错。
却之不恭(近义词:盛情难却)
指对别人的邀请、赠与等,如果拒绝接受,就显得不恭敬。
三人成虎
比喻说的人多了,就能使人们把谣言当作事实;含贬义,一般做分句。
言不由衷/口是心非
[释义] 由:从;衷:内心。
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
衷不是苦衷,多含贬义
邯郸学步/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数典忘祖
比喻一味地模仿别人,不仅没学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事也丢了。
《庄子·秋水》:“子往呼!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今子不去,将忘子之故,失子之业。”
细枝末节
==不等于细节!!!==比喻事情或问题的细小而无关紧要的部分
《礼记·乐记》:“铺筵席,陈尊俎,列笾豆,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雪泥鸿爪
意思是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比喻往事遗留的痕迹。
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吉光片羽
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吉光:古代神话中的神兽名;片羽:一片毛。
“武帝时西域献吉光裘,入水不濡。
汉·刘歆《西京杂记》卷一
闻过则喜
听到别人批评自己的缺点或错误,表示欢迎和高兴;指虚心接受意见。
《孟子·公孙丑上》:“子路人告之以有过则喜。
-
原指传说中仙人骑着黄鹤飞去,从此不再回来;现比喻无影无踪或下落不明。
-
指幸运的事不会接连到来,常与“祸不单行”连用。
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至,祸必重来者也。”
-
拼音cuò huǒ jī xīn,把火放到柴堆下面,比喻潜伏着很大危险。
词语积累
昭示
明白地表示或宣布
跟昭然若揭没有关系,不是贬义词!
保持、维持
“保持”指维持某种状态使不消失或减弱
“维持”指维系使继续存在,通常搭配生命、关系等,且倾向于较为被动勉强的维持
【2018 湖南 14】总的来讲,“社会”在处理与国家的关系过程中强调其自主性的成长与释放,并 ____ 了各种形式的自我保护运动。而且,“社会”也在改变其生存与发展策略,它不仅仅满足在国家为其 __ 的范围内行动,而且还通过与国家的主动接触与互动,__ 与政府的相关性,并以协作或合作的方式参与社会问题的解决。
- A 展开 规定 保持
- B 拓展 制定 保护
- C 开展 划定 维持
- D 发展 制订 保障
观照
指仔细观察,审视
- 佛家哲学。指静观世界以智慧而照见事理。
- 显示;反映。
- 原为美学术语,现也指仔细观察,审视的思考比较。
- 用心光向心中看,向心中照,是道家一种修道的方法。
- 关心照顾关怀之意,是客气的委婉语气
感叹/感慨
感叹:侧重强调因内心感触而发出的声音或语言
感慨:侧重强调内心的感触
蚕食/鲸吞
- 蚕食:强调逐步侵占,有不断的意思
- 鲸吞:强调食量特别大
(2019 武汉 C类)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违规采砂问题突出,采砂作业不断( )侵占湿地洲滩。洞庭湖水已不能作为饮用水源,“静影沉璧”更是远矣。如果说,游人尚能因( )名篇而( )洞庭,没有“文心”的虾蟹却不会买账,娇弱的江豚更会因此退却。这正是至柔之水至刚的一面。思接千载,范仲淹的忧乐精神,在本质上是一种忧患意识。先忧后乐,正是其价值呈现。( )长江生态,如今已不是居安思危,长江脆弱性展露无遗。老问题已没时间一拖再拖,看起来尚可的同样要建立健全监测预警长效机制,做到“治未病”。
依次填入横线处最合适的一组是( )。
- A 鲸吞 沉湎 喜欢 思量
- B 蚕食 沉湎 溺爱 把脉
- C 蚕食 溺爱 沉湎 把脉
- D 鲸吞 溺爱 敬畏 惊叹
(2019 武汉 C类)全党同志的( ) ,全国各族人民的( ) ,是对我们做好工作的( )鼓舞,( )我们肩上的重大责任。
依次填入横线中最合适的一组是( )。
- A 期望 重托 巨大 更是
- B 重托 期望 巨大 也是
- C 期望 重托 重大 更是
- D 重托 期待 重大 也是
老实/木讷
老实指忠厚诚实,循规蹈矩,木讷指反应迟钝、呆头呆脑,二者不是近义关系
普通:平常
A喜庆:愉悦
B相似:类似
C凶狠:残忍
D老实:木讷
活跃/剧烈
活跃:表示频繁
剧烈:表示激烈、强烈程度,一般表示力度
【2018国考副省级26】黄河三角洲是中国大河三角洲中海陆变迁最__ 的地区,特别是黄河口地区造陆速率之快、尾闾迁徙之频繁,更为世界罕见。黄河三角洲的__受黄河水沙条件和海洋动力作用的制约,黄河来沙使海岸堆积向海洋推进,海洋动力作用又使海岸侵蚀向陆地推进。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壮观 形成
- B 复杂 形态
- C 剧烈 演化
- D 活跃 演变






